認知
動作技能理論的第一關 就是 認知
有了第一關的認知 接著 就是第二關建立相對應的動作
常覺得學樂器的人 常常靠著 感覺....感覺可以很快地做出些甚麼, 但是組織不夠快, 手可能會...亂跑!!
最近CC吹C大調音階進入困難指位的大魔王關, 學生就是這樣, 其實管樂團的老師, 有好好地教基本功喔! 更會做拆解動作,可是孩子們其實 不喜歡拆解練習(我覺得是很多人的通病)
花時間總是會練起來的
可是CC常喜歡吹很快, 手指看似按對, 但是又不夠精準, 拍子也呼嚕嚕的.....我覺得他對於音階的指位動作 是一種連串的感覺
但至少 在管樂團混著混著 也算是有收穫!!
但是我要加強他的認知 與 精準
視覺
我把老師 分周教過的大魔王 , 與音階做結合 (其實最困難的就是大魔王的那幾個音組,挑出來練 不是更事半功倍嗎) (但是學生不會願意這樣練習喔) (都是呼嚕嚕的從頭吹)
為了讓他有良好的練習習慣, 所以我會把練習步驟 做成筆記視覺化
大魔王就是 LA-SI兩音由最少指位 一下提升到 最多指位!容易孔洞按不准按不滿
SO 就是預備動作,先按好一半的指位
我這張圖是要提升他的認知 "LA-SI"是老師 挑出來教過的大魔王.....SO按住 讓他產生"認知感" ( 而不是有時有準備 有時忘記 )
DO-SI 的差異是 "有無小指" ( 看似小動作 ,有時就是會相反....)(就像彈琴很多人彈快速音群會說:老師我控制不了我的手)
接著我讓她練習 完整的音階....用顏色視覺讓他 建立起 "大魔王的位置" ...其餘的都是 很簡單的音
讓他提早產生意識 這就是 組織快的意思
而動作技能理論第三關就是 : 自動化
我提倡科學練習, 也就是 落實階段性...要吹奏時不想太多才能快...但那是第三關!!! 有效建構起 手感